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行业聚焦 >> 房地产 >> 正文
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原因与控制
作者:刘建忠 来源:中国鸣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7-30 16:39:52
据人员、设备配置情况确定混凝土凝结时间、供应计划!坍落度等编制。

  4)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a.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进场时,必须附有水泥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对进场的水泥应检查核对其生产厂名、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做好记录并按规定采取试样,进行有关项目的检验。进场水泥的贮放应符合规定。

  b.砂、石的质量控制。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区中砂,当采用区细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区粗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对于泵送混凝土用砂,应选用中砂。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不大于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0时,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不大于2.0%。对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0%。

  砂、石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混入能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并应防止将水泥及掺合料等混入;堆放的场地应平整、排水通畅,宜铺筑混凝土地面。

  5)预拌混凝土供应商应提供混凝土性能指标和相关生产技术资料;提供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坍落度等检测报告;提供混凝土使用说明书。

  6)混凝土选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国家、部委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鉴定批准生产的产品,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选用外加剂时应综合考虑,确定选用外加剂的品种,并应经过试验确定其掺量。预拌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

  7)预拌混凝土必须做好试配,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水泥用量应控制在270kg~45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应大于15%;水灰比应控制在0.4~0.5;C30及以下混凝土石子用量不得少于350kg/m。

  8)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

  9)严格执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使用预拌混凝土严禁现场加水。

  10)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应制定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11)现浇板板底钢筋绑扎完后方可进行水电管道预埋,结束后方可进行上层钢筋绑扎,严禁钢筋绑扎与水电施工同步。

  12)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13)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分散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宜沿预埋管线方向增设<8@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严禁管线并排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14)浇筑混凝土前要设置板标高控制点,严格按照设计板厚浇筑混凝土。标高控制点标注在柱筋上;当柱间距超过2m时在梁内焊接钢筋标注,找平时必须带线,面层平整度控制在3m以内。

  15)混凝土浇筑应一次连续完成,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桶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振捣高度不得大于600mm。

  16)混凝土板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初凝前宜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压工艺,振捣间歇时间为1h~2h,板混凝土在二次振捣后应进行表面一次抹压,终凝前应进行表面二次抹压,以减少板表面的细微龟裂。

  17)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18)模板工程和钢筋工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确定专人负责全程控制。

  19)混凝土现浇板浇筑完成后应在12h内覆盖及养护,并淋水保温,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添加缓凝剂的混凝土应延长到14d。

  20)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21)现浇板板底宜采用清水免粉刷措施。

  22)严禁用机械清理混凝土板面。

  4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处理

  1)裂缝宽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