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作者:未知 来源:论文图书馆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1-12-30 9:28:18
  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1 水泥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配备不同品种等级的水泥,以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尽量降低水灰比的要。水泥在使用前三天应取样复检,只有三天抗压抗折强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安定性等指标合格方可使用(28天必须检验合格)。

  1.2 细骨料:优先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细度模数2.3~3.0之间为宜。含泥量要求;混凝土等级≥C60应不超过2,混凝土等级≥C30应不超过3,混凝土等级≤C25可放宽至5%。如果采用机制砂,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3.6以下,砂中粒径小于0.16mm的不应大于砂总重的20%。混凝土用砂除进行物理检验外还要定期进行氯离子的检验,以检测氯离子是否超标,严禁使用海砂拌制混凝土。

  1.3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骨料最大粒径应不大干钢筋净距的3/4,骨料针片状不应超过15%,含泥量不超过1%。

  1.4 外加剂和掺和料:使用高效减水剂和活性掺和料以减少没立方米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5 拌合水:应尽量选用引用水,如采用河水应对河水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检测。

  2 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

  2.1 配合比设计 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前一个月进行试配,严禁使用经验配合比。施工前实验室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断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便考虑使用水泥的品种和石子粒径大小,了解施工工艺,如运输、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对凝结时间的要求及外部环境的因素,以便合理选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品种;根据这些资料合理的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来设计。设计配合比经过试配后必须和易性良好,28天抗压强度合格且达到95%保证率方可在实际工程中使用。

  2.2 合比的调整和在施工中的控制:

  2.2.1 调整生产配合比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的砂石实际含水量,严禁采用目测法来估计砂石的含水量,这样做会导致生产配合比不准确;密切检测现场材料的波动,当砂石材料有变化时要及时的适当调整配比,如若材料有较大变化,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2.2.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严禁在生产中为了施工方便擅自加大用水量从而大大加大了混凝土的水灰比,直接引起混凝土强度不和格及坍落度过大造成离析引起裂缝的产生。应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对生产的混凝土频繁的进行坍落度的检测,坍落度合格方可施工。

  2.2.3 混凝土配料计量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核,不能超过配合比配料的允许误差范围;混凝土拌合应均匀,颜色一致,对于坍落度在12cm~18cm的高塑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要在施工中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就要从施工机械、运输、浇筑、捣固、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3.1 混凝土对运输的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离析、泌水、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并且及时浇筑。距离比较远的应采用搅拌车运输,并且每分钟转鼓3~5次,现场搅拌站可用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

  3.2 混凝土的浇筑

  3.2.1 浇筑前的准备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的厚度,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选用表面平整、光洁度好的钢制摸板或有加固系统的涂胶板,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接缝和空洞应堵严,以防漏浆。浇筑前应用清水润湿模板。在地基或基础土浇筑前,应清除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于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3.2.2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型正确,表面平整光滑,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器应该距离模板5cm~l0cm,振动棒垂直快速插入混凝土内,每一个位置上的振动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并将混凝土靠近摸板边的气泡赶出,但注意不能过振,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表面出现砂面。振动棒拔出速度要慢,保证振动棒周围的空气能够跟随振动棒引出。

  3.2.3 伸缩缝和后浇带 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温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