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质量通病措施——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作者:佚名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1-12-30 18:34:20

  3.防治措施

  (1)箱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合理组织和分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划分振捣范围,浇筑层次清楚,相互重复振捣长度应取50cm左右,一边下料。

  (2)对设置横隔板的箱梁,混凝土要从横隔板洞口一边下料,并从洞口下另一边振出混凝土,避免使空气封堵在洞口下部,这样就不易在洞口下部形成空洞.

  (3)合理组织混凝土供料,如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宜有临时备用搅拌设备,以便当商品混凝土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带来供料中断时予以临时供料。

  (4)根据施工气温,合理调整混凝土塌落度和混凝土水灰比,当气温高时,应做好模板湿润工作。

  (5)当箱梁腹板较高时,模板上应预留入孔处,使得振捣棒可达到各部位。

  (6)对箱梁底板与腹板承托处及横隔板预留入孔处,应重点进行监护,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4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出了允许偏差值

  1.现象预应力钢束张拉时,钢束伸长值超过了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如包含平弯、竖弯的长钢束其伸长值比设计值偏小;短钢束的身长值偏大。

  2.原因分析

  (1)实际使用预应力钢材弹性模量和钢束截面面积与设计计算值不一致。

  (2)由于豫应力孔道的位置不准,波纹管形成空间曲线,使张拉时钢束的摩阻力变大,当张拉到设计吨拉时,预应力的实际伸长值偏小。

  (3)预应力施工工序规范.如在箱梁浇筑混凝土前已将双向张拉的预应力束穿好,若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孔道堵塞,不能用通孔器检查的,张拉时摩阻力会增大,造成伸长值偏小。

  (4)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验,也会造成张拉与伸长值不一致。

  3.防治措施

  (1)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面积修正计算.如:△'=EA/E'A'·△式中:△'――――――修正引申值E'A'―――――实测弹性模量与截面积EA――――――计算弹性模量与截面积△――――――计算引申值

  (2)正确量得预应力筋的引申量,按计算的引申量误差修正值.引申量的测量为预应力筋的直接身长值,为此可将预应力筋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左右,直接测定预应力筋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及卸荷后四种情况下的是伸长值.按下式计算引申量的误差:δ=(1-P/P-Po△o)/△式中 P――张拉吨位;

  Po――初始张拉吨位(一般为10%~15%值)

  △o――由Po到P值的实测引申量,cm;

  △――设计引申量,cm;

  (3)确保波纹管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μ值,以调整预应力筋的设计伸长值。

  (4)若实际发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钢束张拉后实测值,相差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预备孔道增加预应力束。

  5预应力筋的断丝和滑丝

  1.现象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张拉时发生预应力钢索的断丝和滑丝,使得箱梁的预应力钢束受力不均匀或使构件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预应力度。

  2.原因分析

  (1)实际使用的预应力钢丝或预应力钢绞线直径偏大,锚具与夹片不密贴,张拉时易发生断丝或滑丝。

  (2)预应力束没有或未按规定要求梳理编束,使得钢束长短不一或发生交叉,张拉时造成钢丝受力不均,易发生断丝。

  (3)锚夹具的尺寸不准,夹片的锥度误差大,夹片的硬度与预应力筋不配套,易断丝和滑丝。

  (4)锚圈放置位置不准,支承垫块倾斜,千斤顶安装不正,也会造成预应力钢束断丝。

  (5)施工焊接时,把接地线接在预应力筋上,造成钢丝间短路,损伤钢绞线,张拉时发生断丝。

  (6)浇筑箱梁混凝土前已先把钢束穿入波纹管,造成钢丝锈蚀,浇筑的混凝土沙浆留在钢束上,又未清理干净,张拉十产生滑丝。

  3.防治措施

  (1)穿束前,预应力钢束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梳理编束,并正确绑扎。

  (2)张拉前锚夹具需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特别对夹片的硬度一定要进行测定,不合格的予以调换。

  (3)张拉预应力时锚具、千斤顶安装要准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