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评标办法、成本价及低价中标问题分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8 12:23:24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格、等级都未最终确定,实际施工时,引起了大量的设计变更,从而使低价中标失去了意义。

  (二)招标文件的编制不规范,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漏项、错项较多,对项目特征的描述不清,给投标单位有机可乘,低价中标后利用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的漏洞高价索赔,使合理低价中标达不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三)评标过于简单,时间较短,评委素质参次不齐。往往一个工程,除去抽取专家的时间和其他的时间,多数评标只用几个小时,评委有时对于所评工程的大体情况都不了解,懂技术的不懂经济,懂经济的不懂技术,技术和经济不能有效地结合进行评审,如何能评审出是否合理,是否不低于成本价。

  (四)成本价的确定有一定的难度。在目前,什么是真正的成本价,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也没有一个完整、科学的评定办法。往往在评标时,对于那些在标底基础上优惠40%以上的投标报价,评委总感觉不合理,但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评定办法,是否合理,往往很难确定。

  (五)低于成本价中标后,采取各种办法追加价款,如果无法实现,则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由于无利可图,大幅削减技术装备,安全文明施工不到位,现场施工管理混乱,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在劳力使用上,大工不用用小工,技术工不用用非技术工,影响施工队伍素质,难保工程质量;工程结算时巧立名目、高估冒算,甚至拉拢腐蚀、滋生腐败现象;施工资金不足,半途而废,弃楼而去,造成尾巴工程;拖欠工人工资,拖欠材料款,造成经济矛盾,纠纷不断,影响社会稳定。

  四、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

  推行最低价中标法是一种趋势,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严格资格审查。无论是资格预审还是资格后审,都要根据项目特点和规模列出资格审查条件,对投标企业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如注册资本规模,行业资质级别,企业社会信誉等,有些行业还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生产或经营许可证等,确保参加投标的企业一旦中标,不仅有资格而且有实力完成招标项目

  (二)招标准备工作充分,设计文件完整,招标文件以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符合规范,尽量不留活口,减少投标单位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机会,让中标单位无机可乘,促使投标单位在加强管理,节约成本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合理低价中标。

  (三)合理低价的确定要慎重。由于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和施工企业的差异性,要想得出一个准确的合理报价范围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下浮率超过一定幅度范围的报价(比如低于所有投标单位平均价的85%)由评委进行重点评审,让投标人对其过低报价陈述理由,只要其理由恰当,评委就应该认可,不可仅凭下浮率过大就武断地判定为不合理。

  (四)培育一支公正廉明、业务精通的复合型评标专家队伍。由于目前的评标专家分技术评委和经济评委,懂技术的不一定懂经济,懂经济的不一定懂技术。采用合理低价的评标办法,就是要求我们评标专家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经济,对施工技术方案和投标报价进行严格评审,保证中标价不得低于其个别成本价,这样才能有效地评定最低报价是否合理,是否低于成本价。

  (五)建立完善的担保制度和工程保险制度。招标中总会有个别企业以低于个别企业成本来参与投标,这些低于企业个别成本的投标者给清单招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些通过“不合理低价中标”的企业,可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来牟取利润。工程量清单招标下的“合理低价中标”是充满风险的。为了合理的降低和规避风险,我们必须用市场机制采用现代经济手段来化解和规避“合理低价中标”中存在的风险,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建筑市场竞争秩序。只有大力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建立成熟的建筑市场环境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合理低价中标”。

  (六)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和结算审计。最低价中标后建设过程的监管和结算审计是关键,应杜绝随意更改设计和调整工程量,防止投标人低价中标后追加工程价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重点做好低价中标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审计单位及造价管理部门做好审计把关工作。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为了和国际接轨,加快推行合理低价中标的招投标评标办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应尽快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市场竞争机制、风险约束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便于合理低价中标的推广。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