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7 13:49:17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ArticleInput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是工程建设生命周期中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设计是对项目产品的详细和具体的描述,施工是根据设计描述建造项目产品。由于我国的建筑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把设计与施工截然分割开来,设计、施工的承包停留在平行承包的模式上。这种模式缺乏在一个主题下的有效控制,协调成本高,难以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设计与采购和施工的脱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采购和施工的返工,从而提高了造价。采用设计——建造承包方式,设计、采购和施工有一个工程总承包公司或设计与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承包,承包商对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全面负责,这样能使现在一个主题下对设计、施工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的深度交叉和内部协调,有利于设计承包商从设计、施工全过程和整体上考虑和处理工程问题;有利于更加充分地考虑设备、材料采购以及现场施工安装的要求;有利于主动地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能更好的配合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能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在确保项目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2.5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图纸本身不完善或使设计深度不够,将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对于业主而言,要防止此现象发生,让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应注意:①在设计阶段确定建筑的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更改;②给设计单位充足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设计时间过短,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土质不完善;③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费用,设计费用过低,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大,土质质量较难保证;④对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3、结束语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相应的外界环境还不太成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从中掌握有效控制的手段,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周述发,李清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