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分析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建筑论文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5 7:37:42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都关系到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

  (1)在项目建议书阶段,通常由建设单位向公司投资计划部提出投资估算,内容相当简单,往往造成漏项。针对这样的问题,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合理确定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评价人员应该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分析、竞争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因素选取多种价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资者对项目未来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减少项目投资风险

  (2)在项目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往往是以低价设计费选取设计单位获取设计方案,只要设计外观和形式满足自己的要求,往往不看重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事实上搞好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重施工、轻设计的观念必须克服。对此我们提倡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应建立起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方法,认真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基础上,把施工图预算的价格严格限制在设计概算以内。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工程造价咨询与设计单位紧密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把工程设计与造价纳入法律轨道,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使设计单位对工程造价负有明确责任,坚决杜绝不顾工程造价,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的做法。

  (3)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施工单位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材料价格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储存量计算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由于建设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材料采购价格失真,不法分子从中渔利,也使得占建安工程成本60%~70%的材料费用失去控制。在施工组织方面,多数施工企业还一直沿用老办法,现有的人、财、物没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大量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让人、才、机械达到最合理的利用是控制成本的关键而不是通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方式来缩小成本来获取高额利润。施工单位还从自身利益出发,通过设计变更,增加工程量或追求较高利润。从发包人的角度我们首先必须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进行得到有效控制。其次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通气,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再次择优确定专业分包单位,通过承包合同的方式将风险分散。

  (4)在竣工阶段,按有关规定编制竣工结算,计算确定整个项目从筹建到全部竣工的实际费用。 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调查资料显示,对施工单位的结算审查核减率一般在15%~25%。

  较先进的结算方法是在结算中按照国际惯例,采用调值公式,即在合同条款中写明双方商定的调整因素,同时明确哪几种物价可以波动,且波动到什么程度才同意调整。一般控制在合同价的正负5%左右,在该范围内变动时由承包方自己承担;在5%~20%之间,由承包方负责10%,发包方负责90%;超过20%以上时应另签合同条款。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承包方的积极性,使之最大限度地在施工中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控制工程造价。另外注重资料归集和整理,尤其是及时跟踪工程完成进度,对进度时间内的市场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信息价格做好相应的收集和记录,方便为今后的结算提供有利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蒋智生:招标投标与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管理,2003(6)

  [5] 曲颐胜、金阳: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影响与分析.建筑与预算.2003(2)。

  [2] 王和平、赵丙芬:工程造价管理中几个概念的界定问题.工程造价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